2010-10-28 01:21:33
筆者相信管理層能一定程度上管理通脹預期,但在當今國際形勢下,其無法根除通脹預期,因超發貨幣也發展成全球通病,全球所有貨幣已失去了“錨”,結局只能是“隨波漂蕩”。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滬深股市周三走勢震蕩,盤中數度跳水,收盤滬綜指跌1.46%報2997.05點,深綜指跌0.99%報1289.19點,成交略有縮小,煤炭、有色金屬等資源股跌幅領先。不過也有少數有色金屬股表現強勁,如廣晟有色、中色股份等。相較而言,煤炭股表現更弱一些,只有國陽新能一家上漲,其余均下跌。
消息面上,央行表示,前三季度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該說法使地產股一度走強。另外,我國通報三例超級細菌攜帶者,這使醫藥股早盤一度走強,但尾市又紛紛回落。
昨日內盤商品期貨上午忽然暴跌,早秈稻跌停,其他農產品多數暴跌,收盤時連一向強勢的橡膠也加入了跌停行列。當內盤期貨狂跌時,國際大宗商品電子盤也基本同步下跌。市場中有傳言稱,美聯儲下月初將公布的收購債券計劃的額度可能較少,不及人們原先預期。在此影響下,美元周三走勢稍堅挺,卻也沒出現大幅上升。
美國的收購債券計劃一般目的是壓低長期利率,提振通脹,以免美國經濟進入通縮狀態。通縮時名義低利率會對應著實質性高利率,使經濟越發不堪承受。簡單說,美國如今的政策是想“提振通脹”,剛好與我國相反。若傳言稱美國提振通脹的力度不及原先預期,則所有通脹受益股將受打壓。
其實A股下跌,除外部因素外,期貨市場的暴跌使投資者開始猜測管理層或采取措施打擊惡炒現象,也使市場整體上對惡性通脹的擔憂有所緩和,這種情況下A股中通脹受益股即受拋盤打壓。
筆者最近懷疑農產品 “失控的走勢”將可能引發調控,只是不知其何時出手。即使現在盤后看,也缺少這方面確切消息。不過從管理層最近高頻地修改許多期貨品種交易規則可以看出,管理層其實是坐立不安的。
政策如果出臺,一般會引發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短期內大幅震蕩,相關個股仍將受些沖擊。不過,從中線來看,管理層如果管好期貨市場,很好地減緩通脹預期,那么A股最終將從中受益,至少“過早的二度加息”的可能性會下降。
溫和通脹有利于經濟和A股走牛,惡性的通脹環境只能使行情曇花一現。當通脹被縱容和膨脹后,管理層將被迫施出更加嚴厲的調控手段。另外,過度的通脹表明企業勞動生產率上升速度遠遠跟不上通脹,無法消化原材料成本,只能漲價,最終多數上市公司業績將會下滑。
筆者相信管理層能一定程度上管理通脹預期,但在當今國際形勢下,其無法根除通脹預期,因超發貨幣也發展成全球通病,全球所有貨幣已失去了“錨”,結局只能是“隨波漂蕩”。
后市方面,如上所述,農產品大幅回落有利于通脹轉向溫和,有利于“秩序穩定”。因此,預計A股后市將重拾升勢,投資者在恐慌后多半能看到“秩序的好處”。操作方面,投資者可趁股指震蕩時逢低吸納,方向應為資源類股和“十二五規劃受益股”這兩大塊。另外,無論吸納何種品種,不要去追漲,只能逢低悶頭低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