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4 01:28:25
4月份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的不樂觀,以及高層對經濟增長的關注,加強了貨幣政策放松的預期。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促進經濟,資金先行。4月份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的不樂觀,以及高層對經濟增長的關注,加強了貨幣政策放松的預期。
而在2008年9月至當年末,受全球金融經濟危機影響,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明顯,在此期間央行使用數量型貨幣工具3次,價格型貨幣調控工具5次,配合投資刺激計劃放寬信貸供給。
面對當前的經濟下行趨勢,再次動用價格工具的呼聲開始強烈起來。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便在近日的一份報告中建議實行不對稱降息,單邊下調貸款基準利率或適當放寬貸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
不對稱降息或有可能
最新的消息顯示,為應對經濟增速下滑,中國正加速推進重大基建投資項目,項目審批將加速,相關的中央預算資金亦有望提前下撥。
在5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議要求,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
項目的建設一向離不開銀行的資金支持。央行在4月低于預期的信貸數據公布后,已經調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4月出口同比增速降至4.9%,進口增速大降至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為2009年5月以來最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1%,創2006年11月以來新低;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2%。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創近3年來新低。
上周五,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受房地產調控和外需減弱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增長仍將延續減速態勢,料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5%左右。
除繼續調降存款準備金率,上述報告還建議,實行不對稱利率下調政策,可考慮下調貸款基準利率或適當放寬貸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并著力清理規范銀行貸款的各種收費,緩解企業過高融資成本,考慮到目前CPI回落基礎不穩固,為穩定通脹預期,保持現在存款基準利率水平。
貸款利率單邊降息面臨的阻礙可能更多來自于商業銀行,“銀行話語權較為強勢,單邊降貸款利率影響息差收入,可能難以實現。”國盛證券研究所所長周明劍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目前,中國商業銀行仍有近八成收入來自息差,但多數銀行在貸款利率中保有較好的議價能力。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繼續走高,達到2.8%,較去年四季度上升10個基點。在息差走高帶動下,銀行一季度實現凈利潤3260億元,同比增長23.72%,收入再創新高。
實際上如采取單邊降息,相當于銀行讓渡一部分利潤來補貼實體企業。
“降息確實能削減企業的負擔,據我們的測算,從現有存量貸款規模來看,降息25個基點企業能削減800億左右的資金負擔。也不排除單邊不對稱降息的可能性。這對銀行的影響不是很大,據測算,如果單邊降低貸款利率25個基點,大約會減少商業銀行900億的利潤。”光大銀行資金部宏觀分析師盛宏清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而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去年商業銀行的凈利潤總規模達到10412億元。
央行在去年已有過不對稱加息的實踐。為收緊流動性,在2011年2月份的那次加息中,長期存款利率的上調幅度遠高于同期貸款利率。
降息能否提振信貸需求?
4月份CPI同比上漲3.4%,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2個百分點。
“5月物價指數可能會較上月略低,但未來仍有反彈可能。如果物價持續下跌可以考慮降息。”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認為,雖然降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最近還不是時候。
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表達了對物價反彈的關注。
但政府對通脹的擔憂或許已排在了增長的后面,在5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國內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積極采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措施,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而從經濟增長需求方面來看,降息對信貸需求能否提振仍存疑問。“關鍵是貸款需求不足,企業在弱經濟預期下收縮經營,對資金需求降低。另一方面銀行也較往年更難以找到合適的目標企業。”周明劍認為,年內降息的可能性比較小。存款利率還需繼續戰勝物價漲幅,而市場實際貸款利率還是較基準上浮,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對緩解資金成本并無太大作用。
“降息對于銀行存款來說不是好事情,銀行又面臨存款理財化,這種吸收資金的實際成本升高,仍需要足夠的貸款收益來覆蓋成本。”周景彤表示。
4月人民幣存款減少4656億元,同比少增8080億元。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818億元,同比少增612億元。
一位外資機構銀行分析人士透露,監管層在4月末曾召集幾家大型商業銀行吹風,加強對電力等行業的信貸投入,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此舉并未促進當月信貸增長。
近日媒體援引數據稱5月前20天四大行新增貸款僅340億,令5月份新增信貸的預期蒙上陰影。但月末突擊達標已成為商業銀行的慣用手段,“從近兩天的情況來看,銀行在突擊放貸,主要是短期和票據。”一商業銀行人士表示,現在票據利率在4%左右,比一年期貸款利率要低。尤其在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后,更多企業愿意用債券、票據這些渠道去融資,以減少企業的資金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