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8-24 00:21:00
(每經網8月24日訊)每經記者 裴文斐 發自上海
2012年度“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簡稱IFCD)”23日上午在上海發布。作為老牌金融中心,紐約、倫敦與東京繼續領跑綜合發展實力前三甲,而新興金融中心城市的發展潛力和國際地位正逐漸顯現。
IFCD2012從金融市場、成長發展、產業支撐、服務水平、國家環境五個方面對金融中心城市進行全面考察,通過客觀測度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球45個主要城市進行了排名。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別是紐約、倫敦、東京、香港、新加坡、上海、法蘭克福、巴黎、蘇黎世、芝加哥。
與2011年相比,前6位城市位次保持穩定,法蘭克福與巴黎位次交換,悉尼與阿姆斯特丹分別被蘇黎世與芝加哥取代。
在中國大陸的金融中心中,上海仍居第6位,但與前幾名的差距逐漸縮小;北京較去年上升3位至第11位,深圳也上升2位,首次躋身前20。
整體而言,排名前10的城市已經相對穩定:第一梯隊的四個城市近三年的綜合得分始終占據排行榜前四位,且遠高于其他城市,可見這四個城市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得到公認;而排名在5-8位的第二梯隊四個城市間的競爭則日漸激烈,新加坡與上海的位次逐漸上升,巴黎的位次逐年下降,顯示出各城市間的發展能力逐步接近,金融資源分配也趨于平衡。
從地域分布上看,調查對象中歐洲城市最多,有21個,亞太和非洲地區共14個,美洲的10個城市主要集中在美國和加拿大。數據顯示,雖然歐美城市在數量上占優,但在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影響下,加上新興經濟體蘊含的巨大發展潛力,全球金融中心格局正悄然發生變化。
與去年相比,今年位次下降較多的金融中心城市主要集中在歐洲,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意大利首都羅馬以及挪威首都奧斯陸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歐債危機對傳統金融中心發展帶來的深層影響。
在針對金磚國家金融中心城市的調查中,上海作為中國城市的代表,在信心指數、資金吸引力、人才吸引力、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金融創新程度等方面,均位列莫斯科、圣保羅、約翰內斯堡和孟買之前。
同時,反映國際社會對金磚國家貨幣了解程度的調查中,中國的人民幣(元)、俄羅斯的盧布、印度的盧比、巴西的雷亞爾、南非的蘭特仍分列一至五位,與去年相同。
這一指數由新華社旗下的中經社控股聯合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共同研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