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27 07:58:50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內資券商今年股價幾乎都在下跌。中金公司此時的IPO申請是最佳時機嗎?
每經記者 袁東
“千呼萬喚始出來”,中金公司最終還是來了。經過長時間討論、準備的中金公司在上周三向港交所遞交了申請IPO的資料。這一舉動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內資券商今年股價幾乎都在下跌。中金公司此時的IPO申請是最佳時機嗎?
券商次新股破發
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共有3只內地券商在港交所上市,但截至7月24日(上周五)收盤,它們全部破發。
今年4月10日發行H股的廣發證券(01776,HK),發行價為18.85港元,上周五收盤價為16.6港元;隨后相繼上市的華泰證券(HTSC)(06886,HK)和國聯證券(01456,HK)股價為17.88港元和5.17港元,兩者發行價分別為24.8港元和8港元。
除了今年才上市的內地券商次新股,其他內地券商股表現同樣不佳,將上周五收盤價與其年初股價相比,幾乎全部處于下跌。中信證券(06030HK)今年下跌20.89%、海通證券(06837,HK)跌21.62%、申萬宏源(00218,HK)跌37.14%、中州證券(01375,HK)跌30.52%。香港地區本地券商今年以來股價則是漲跌互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內地券商股今年除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外,走勢也基本趨同,基本都是年初開始緩慢向上,然后在4月出現一波強力拉升,隨后單邊下跌。
面臨雙重壓力
“我們是一家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世界頂尖投資銀行”——這是中金公司上周三提交的IPO資料概要中的第一句話。中金表示,公司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金融機構。
但目前中金公司利潤與頂尖相比尚有距離。中金2014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4.5億元和6.1億元,在內地券商中分別排名第20位和42位。
不過還是要看到,中金與一般證券公司有區別。中金公司的業務分為5類,分別是投行業務、股本銷售及交易業務、固定收益業務、財富管理服務和投資管理平臺。中金指出,公司的投行業務是名列前茅的,按發售總額計算,中金公司作為賬簿管理人參與的中國公司境內外股本融資在所有投資銀行中居首。
但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內地滬深市場的IPO業務處于暫停狀態,在此背景下,投行業務很自然地會受到影響。
此外,在中金公司提交的IPO申請資料里,提到了募集資金的用途,如進一步發展股本銷售及交易和固定收益業務;通過資本中介業務為機構客戶提供促進交易和流動性的服務;擴充綜合性交易平臺及從事自營投資交易等。不過,中金公司并沒有公布公司IPO募資金額及每股發行價。
在內資券商股低迷及內地IPO暫停的背景下,香港匯業證券首席策略師岑智勇先生曾對媒體表示,中金公司定位為專業投行,應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若估值過高或募集資金規模過大,則有可能會影響上市成功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