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5 14:46:40
1月15日下午,樂視引入融創成為戰略投資者之后首次召開媒體見面會,對于在資金困局中焦灼已久的樂視來說,這次融資無疑至關重要,因此今天的見面會也備受外界關注。
每經編輯|吳悅
1月15日下午,樂視引入融創成為戰略投資者之后首次召開媒體見面會,對于在資金困局中焦灼已久的樂視來說,這次融資無疑至關重要,因此今天的見面會也備受外界關注。
以下是賈躍亭發言實錄:
非常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們,今天的確對樂視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對融創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樂視和融創都是在各自的行業中,以夢想驅動和以創新驅動的公司,今天我們的握手形成了史上最跨界的組合,我們非常期待這樣的合作。其實在這次合作之前,我和孫總并不認識,也沒有見過面,但孫總非常傳奇的經歷,我已經仰慕已久。在一個月之前,由葛洲壩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何總的推薦,我和孫總有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交談,那一天和孫總一見如故,我倆暢談了6個小時,從6點多見面一直談到將近凌晨1點,談得非常非常熱烈。正好在那期間,也談到樂視接下來的計劃,孫總說等一等,我們今天不僅僅要談項目的事情,有可能要談更加戰略方面的事情,包括對你們整體戰投的事情也比較感興趣,在那之前,我們已經停牌了一段時間,也正在和其他的戰投談。自從出現這次資金緊張以來,很多公司都希望能夠和樂視有深度的戰投關系,包括互聯網行業、IT行業、零售行業,甚至房地產行業,和很多巨頭都有接觸和談判。
那天和孫總談完之后,第三天孫總就帶整個融創的團隊,以及很多外部的顧問,還有聯想的投資團隊,開了第一次的項目啟動會。開完會第二天,12月13號我就到美國去參加一個非常重大的戰役,直到這個戰役結束之后,我回來,很快我們就達成了一致。所以,我們這次的合作應該是一見鐘情的合作。雖然效率極高,其實在這過程當中,孫總很多的精神也打動了我們。自從我到美國之后,孫總親自帶領融創的很多高管團隊和外部的很多顧問,連續盡調了一個多月,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已經成為最了解樂視的人之一,對我們來講,特別特別感動。尤其是孫總講,了解完樂視之后,這是他唯一一次有巨大投資沖動的人。
樂視和融創一樣,有著非常相似的經歷,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一次一次跌倒又一次一次爬起的這種永不言敗,堅韌的精神,也是非常打動我們內心的。所以,我們就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這次的合作,我們特別希望通過樂視的互聯網生態能夠全力推動融創能夠由一個房地產公司進化成一個互聯網生態型的房地產公司。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利用我們很多的互聯網生態的優勢,讓融創的業務發展得越來越好,發展得越來越快。
對樂視生態來講,和融創的這次合作對我們的幫助也非常大。第一,一次性解決了樂視生態發展當中的資金問題。大家都知道,樂視生態通過這些年的積累,已經具備了非常強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從商業模式的競爭力到產品力,到研發能力,到品牌力,到銷售力,最終形成一個非常體系化的生態力,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但是,資金一直是樂視生態發展的掣肘,對樂視現階段來講,是萬事俱備只欠資金,這次融創150億的注入,以及其他的十幾億的投資,對樂視生態的下一步發展,尤其是生態進入第二個階段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對整個樂視的規范化治理,也能夠帶來巨大的幫助。為什么說今天對樂視意義非凡呢?因為樂視是歷史上第一次引入了二股東,是非常具有轉折性的一個拐點,希望通過我們的二股東,能夠讓樂視由原來的單槍匹馬、孤軍奮戰,夢想成為孤膽英雄的一個公司,變成真正擁有我們的戰略同盟,擁有我們的夢想合伙人,能夠大家一起真正形成協同,生態化反,樂視和我們的合作伙伴能夠真正的共生、共贏、共享。
第三,在業務和戰略層面,我們也會深入開展很多非常重要的合作,希望能夠通過樂視生態開放的理念,對房地產領域的業務帶來一些推動。當然樂視自身是永遠不會進入房地產業務的,但我們會把我們所有的生態產品、生態服務、生態理念帶入到房地產業務當中,讓我們的伙伴們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們的戰略生態第二階段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希望樂視生態能夠在幾年的時間真正進入千億美金俱樂部,希望能夠成為中國最早突破千億美元營收的公司,或者能夠成為A股市場上突破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當然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雖然大家聽起來非常遙遠,但我們的信心是非常充足的。我們相信,現在的樂視正面臨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互聯網時代的下一個黃金十年,互聯網的發展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紅利期也已經過去了,下一個時代到底是什么呢?我們的判斷是產業互聯網,或者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互聯網生態的模式。互聯網生態的模式,就是要真正通過互聯網作為基石和紐帶去變革傳統產業,并且能夠打破傳統產業的邊界,實現破解創新,實現生態化反,源源不斷地創造新的價值、新的產品和體驗,能夠真正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給用戶創造全新的價值。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