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31 01:17:38
在升級品牌形象、積極創新推新品以及發力體育營銷等措施實施后,光明乳業再度給乳制品行業帶來驚喜。
3月28日,這家百年乳業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末的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光明乳業實現營業總收入202.07億元,同比上升4.30%;實現凈利潤6.75億元,同比上升36.1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63億元,同比上升34.63%。不僅僅是公司方面,業界對其這一全年“成績單”亦表示滿意,認為光明此前一系列的品牌升級及內部資源整合措施發揮功效,帶動了公司整體業績向好。
光明乳業表示,“十三五”期間,公司將緊緊把握消費升級、產業轉型、互聯網+、一帶一路、深化國企改革等發展機遇,最終實現“成為具有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化知名乳品企業集團”的發展目標。
多舉措助力業績增長
翻閱這份最新出爐的財報,光明乳業的業績亮點不僅僅是其總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其乳制品制造業毛利率達42.48%,同比亦增長了3.61個百分點。此外,公司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負債率等關鍵運營指標都有不同程度優化,顯示了光明乳業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
從大環境角度來看,過去的2016年乳制品行業并不輕松。國際上,原料奶價格仍處低位,較國內競爭優勢明顯;國內市場來看,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原奶價格同比下降,乳制品行業增速放緩。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下,國內乳制品市場群雄逐鹿,競爭激烈,既有國際品牌與國內品牌之間的競爭,又有全國性品牌與區域性品牌之間的競爭。但機遇亦存在,包括城鎮化不斷推進、全面開放“二胎”政策落地等。
在此背景下,光明乳業表示,其2016年盈利穩步提升既得益于原奶價格的下行,也與公司深耕創新以及乳制品全產業鏈的成功布局密不可分。據了解,2016年公司在新品研發、渠道鋪設及品牌宣傳等都做出重大突破。
從品牌和產品的角度來看,去年,光明乳業升級了品牌形象,打出了“樂在新鮮”的理念,且陸續推出了巧克努力、優倍0乳糖、賞味酪乳等多個新品;此外,公司引入五月天、胡歌和王凱等明星代言人,積極策劃貼近終端的市場主題活動,繽紛嘉年華、首屆酸奶節等,向廣大消費者展示光明乳業“健康、美味、快樂”的品牌核心價值。
在渠道上,光明乳業在鞏固華東市場的同時將產品線進一步延伸至華中、華北、華南地區市場:華東以輕巧包為突破,增加網點數量;華中通過產品專供等方式與大型連鎖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促使特渠數量快速增長;華南通過陳列位置鎖定等方法,提升便利店銷售;華北通過高端宅配和西南通過直營KA轉經銷等方式,逐步建立并穩固光明的渠道壁壘。
“走出華東,遍布全國,走向世界”
作為國內的乳企巨頭,眼下光明乳業已經步入了新發展階段。
28日,光明乳業正式發布新五年戰略規劃,確立主業1+2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搞好乳業、牧業、冷鏈物流三大產業布局。具體而言,通過實施牧場升級工程,打造技術先進、管理優良、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牧場;通過實施食品安全升級工程,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推行WCM體系(世界級制造),為消費者生產更加安全、健康的產品;通過加大冷鏈物流網的全國布局和管理提升,著力打造安全、快速的物流服務系統。光明乳業將致力成為“中國奶牛行業的領導者”、“中國乳業高端品牌引領者”、“中國綜合型冷鏈物流服務龍頭企業”。
當前,消費升級逐步進入新常態,確保乳制品質量安全,創新有效供給,正在倒逼中國乳企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和攻堅期。光明乳業指出,其將以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上海市專利示范企業等國家級科研平臺為基礎,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乳品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牧業技術創新研究中心。
光明乳業表示其還將積極實施供給側改革。具體來看,“十三五”期間,其將緊緊把握消費升級、產業轉型、互聯網+、一帶一路、深化國企改革等發展機遇。以食品安全為基石,以服務國民健康為己任。通過改革、創新和轉型,積極應對行業發展的新常態;通過組織變革、管理變革和渠道變革,夯實基礎,構建滿足公司未來中長期發展的組織體系、管理體系、市場體系;通過打破壁壘,產銷分離,資源優化,形成生產系統、分銷系統、市場布局的全國一盤棋。用“國際、國內資源做全國市場”,實現走出華東,遍布全國,走向世界的戰略目標。
根據光明乳業發布的經營計劃,其表示將在2017年爭取實現營業總收入215億(較2016年實際完成額增長6.4%),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億(較2016年實際完成額增長6.6%)。
行業人士指出,隨著“十三五奶業規劃”首次明確了奶業的戰略定位,全面提升了奶業在產業格局中的地位。加快推進產業一體化將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具備全產業鏈布局的優秀乳企將會成為行業標桿,引領行業不斷向前邁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