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0 22:37:14
截至20日上午,武漢市定點醫院已配備醫護人員、具備收治條件的床位達到2.4萬張;方艙醫院床位已建成2.5萬張;隔離治療點已形成可用床位4000張。當前,全國范圍準備了8萬噸大米、8萬噸面粉、12萬噸食用油、3.6萬噸豬肉、2.9萬噸蔬菜等生活物資,一有需要,隨時可以調往湖北。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旭
2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中央指導組赴湖北省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已接近一個月,其間做了哪些工作?武漢實行更嚴格管理后,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供應如何?一系列問題在發布會上得到了解答。
針對當前湖北和武漢的疫情形勢,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指出,總體上看,湖北、武漢疫情從過去的爆發式增長已經趨緩,如果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下降的趨勢不會改變,從前期的最高點開始逐步下行。“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武漢、湖北現在的防控形勢,盡管有好的變化、積極的變化,但還是十分嚴峻的。”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此次疫情阻擊戰中,中央指導組到達湖北以后,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呢?
對此丁向陽指出,近一段時間主要是統籌做好市州的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包括:加強源頭防控,遏制住傳染源,要切斷疫情的傳播途徑、傳播渠道;千方百計調配保障緊缺的物資;全力開展救治患者的工作;組織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傳播機理等進行追蹤和研究,及時研判疫情走勢。
丁向陽強調,下一步,將鞏固疫情防控的階段性成效,繼續推動湖北和武漢采取果斷的措施,重點仍然是防控源頭,還有就是加強救治、物資保障,不斷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指導組曾經就肺炎病患收治問題約談過武漢市副市長等3人,這是否說明當前防疫工作中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
丁向陽回應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四類人員”集中收治過程中,一些干部存在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救治不及時、責任不落實等情況和問題,特別是有的地方在轉運重癥患者過程中,存在銜接無序、組織混亂、導致群眾嚴重不滿等問題,因此中央指導組對武漢市、武昌區、江漢區、江岸區,以及湖北省和武漢市衛健委的負責人進行了工作約談。
“目的就是釋放失職失責必須追究這樣一個強烈的信號,警醒廣大黨員干部,要真正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丁向陽說。
圖片來源:新華社
醫療物資保障是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的基礎保障。
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醫療物資短缺的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以大家最為關注的N95口罩、防護服為例,2月19日全國從各個渠道供應湖北的N95口罩達到33.6萬只,防護服達到13.3萬件,這相當于之前全國N95口罩、防護服生產能力的兩倍。
“這仍然是一種緊平衡,也就是要靠每天調度來保障供應,很多醫院可能只有一天的庫存,但是對一線醫護人員和高危人員所需的防護物資是可以保障的。”連維良說。
連維良介紹,在武漢實行更嚴格的管控措施之后,對醫療物資的需求會大幅度增加,下一步要切實加強產品質量監測,尤其是對新投產企業的產品,要嚴把質量關,確保所有醫療物資質量合格、使用安全。
此外,前期保障的重點是防護服、N95口罩,還有護目鏡,現在不少醫院帽子、手套、長鞋套等一次性消耗品也在快速增加,短缺的問題也開始顯現。隨著對救治病人的需要,越來越多的醫院還要增加呼吸機、心電監護儀、血氣分析儀、移動X光機等醫療救治設備,這些都將納入物資保障范圍。
針對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市床位不足的問題,中央指導組要求把“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作為一項硬任務,明確要求省市切實做到“床等人”。
在武漢市,當前的“兩增一改造”工作提出要增加定點醫院,增加方艙醫院,并將具備條件的集中隔離點改造成為隔離治療點。按照要求,武漢市定點醫院的床位規模要達到3萬張以上,方艙醫院床位規模也要達到3萬張以上,隔離治療點的床位規模要達到1萬張以上,使得具有醫治能力的病床規模達到7萬張左右。
截至20日上午,3萬張定點醫院床位已經全面落實到具體醫院,其中已配備醫護人員、具備收治條件的床位達到2.4萬張;方艙醫院床位已建成2.5萬張,其中已配備醫護人員、具備收治條件的床位達到1.26萬張;隔離治療點已形成可用床位4000張。
圖片來源:新華社
隨著湖北一些地區疫情管控的升級,老百姓的菜、米、油等生活物資的保障情況引起了社會更多關注。
連維良稱,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從總體上是有保障的。在管控措施更加嚴格之后,生活物資在配送環節確實存在不少困難,需要在服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從源頭上有效阻斷傳染源,當前很重要的是減少人的流動。但是,生活物資的物流配送,又必須依靠一定的人力資源和一定的人員流動,關鍵是要把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妥善處理好。”連維良指出,下一步加強生活物資的保障,一是著力增加供給,二是著力補上短板,三是著力改進配送,四是著力解決個案。
湖北省是糧、油、肉、菜、魚供應大省,自給能力是比較強的,但即使這樣,國家也做了從外地調入物資的統籌安排和充分準備。“最近已經調了2000噸中央儲備肉到武漢。此外,還準備了8萬噸大米、8萬噸面粉、12萬噸食用油、3.6萬噸豬肉、2.9萬噸蔬菜、2900噸雞蛋、1200萬包方便面、300噸火腿腸、3400噸冷鮮肉和1000噸速凍食品,一有需要,隨時可以調往湖北。”
為了改進配送,當前工作的重點是落實對鮮活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政策,對生活物資的運輸車輛落實“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的政策,對物流企業實行定向幫扶。還有,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地組織物流從業人員復工返崗,有效解決社區配送力量不足的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