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1 11:16:40
每經編輯|張錦河
據重慶發布,11月20日0—24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31例(渝北區43例、南岸區27例、涪陵區20例、大渡口區20例、巴南區13例、九龍坡區12例、渝中區10例、北碚區10例、沙坪壩區9例、江北區8例、榮昌區8例、萬州區6例、開州區6例、長壽區4例、綦江區4例、巫山縣4例、合川區3例、彭水縣3例、江津區2例、永川區2例、銅梁區2例、潼南區2例、梁平區2例、忠縣2例、巫溪縣2例、酉陽縣2例、南川區1例、璧山區1例、武隆區1例、墊江縣1例、云陽縣1例),其中,135例在隔離管控人員中發現、13例在重點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13例在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14例在擴面核酸檢測中發現、56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5898例(渝北區1520例、九龍坡區1307例、江北區1036例、渝中區496例、沙坪壩區369例、梁平區184例、秀山縣137例、大渡口區130例、墊江縣124例、巴南區94例、巫溪縣93例、北碚區77例、南岸區58例、萬州區44例、涪陵區39例、江津區34例、開州區33例、合川區19例、云陽縣16例、綦江區15例、璧山區10例、潼南區10例、忠縣10例、榮昌區6例、大足區5例、銅梁區5例、巫山縣5例、酉陽縣5例、黔江區4例、永川區4例、長壽區3例、武隆區2例、萬盛經開區2例、南川區1例、彭水縣1例),其中,5132例在隔離管控人員中發現、65例在重點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504例在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197例在擴面核酸檢測中發現。
圖片來源:攝圖網-402146172
重慶軌道交通21日發布微博稱,11月20日,重慶軌道交通線網客運量2.7萬人次。 ???
11月20日晚,在重慶舉行的第145場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針對網友在線提出的“收入受影響房貸咋還?”“超市要關門?”“方艙要收費?”等問題,發布會現場做出如下回應。
疫情期間還房貸有困難,怎么辦?
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蘇陽介紹,對因感染新冠疫情住院治療或者隔離,或者因疫情停業、失業而失去收入來源的存續個人住房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與購房者自主開展協商,靈活采取合理的延后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遲還本等方式調整還款計劃。
這如果有需要,購房者可以向發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各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咨詢,在網上查詢電話以及線上的值班電話。
超市不營業、超市要關門?
昨天以來有部分網民在網絡上散布超市不營業、超市要關門的說法。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馬然希介紹,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保供組提供了相關情況,在這里作以下說明:
一、關于生活物資供應場所營業的問題。未涉疫的超市等生活物資供應場所,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線下門店正常開門營業。確因涉疫關閉的,要按照“快封、快篩、快消、快解”的“四快”機制,快速排除風險,恢復營業。
二、關于少數超市、菜市場、社區菜店短暫缺貨的問題。各大超市、商家正通過前移備貨場地,加大備貨力度,加密補貨頻次,努力滿足市民生活物資購買需求。
三、關于線上平臺缺菜的問題。各電商平臺、各生鮮團購平臺,正在加大人員配備,加力調集貨品,保持正常供應滿足需求。
四、關于保供人員和貨物通行的問題。保供人員憑單位工作證明或生活物資應急保供人員通行證,以及三天三檢核酸陰性檢測記錄,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進出小區上崗保供。中心城區內蔬菜等民生物資貨運車輛仍然實行見貨放行等措施。
方艙醫院要收費?
近日,有網民在網絡上散布信息說重慶某方艙醫院要收費,并且還列出了收費的價格表。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在發布會上作澄清說明,方艙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一方面是發生的醫療費用,這些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醫保以及醫療救助等按照相關規定支付之后,個人負擔部分是由財政進行補助。另外,在方艙里面還會有食宿的問題,這部分也是由財政來負擔。簡單來說,在方艙醫院是不收費的。
能不能送吃的進隔離點?
李畔回應,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隔離點的食宿是統一安排,快遞通過無接觸式配送是可以的,關于隔離點的具體情況,請市民具體與屬地防控相關部門聯系。
關于離渝政策?
馬然希介紹,離渝政策相關信息已作發布:倡導市民非必要不離渝,非急需不離渝!申請離渝要72小時每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并且是陰性,最后一次核酸檢測距離離開重慶的航班或者火車的時刻不能超過24小時,這是基本條件。
同時還有程序,需要向所在社區提出申請,并且向目的地社區通報取得認可,報街道審批同意,這是程序。但最重要的是重慶要履行防外溢的責任,非必要不離渝、非急需不離渝,這是一個基本原則。
各位網友看到這樣的信息以后要相信權威新聞單位,包括重慶發布、重慶疾控官方公眾號發出的權威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重慶發布、重慶軌道交通官方微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214617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