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3 00:17:17
2025年上半年,德康農牧實現營收116.95億元,同比增長24.3%,但凈利潤同比下滑24.06%,出現“增收不增利”局面。生豬板塊為業績關鍵增長點,但也推升了銷售成本。家禽板塊營收同比下滑,主要受餐飲行業消費低迷影響。公司稱,上半年擴大存欄規模、優化產能,有效抵消生豬市場價格下跌的負面影響。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董興生
德康農牧(02419.HK)日前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德康農牧實現營收116.95億元,同比增長24.3%;凈利潤13.6億元,同比下滑24.06%。也就是說,德康農牧上半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報告期內,德康農牧銷售生豬511.74萬頭,同比增長27.1%;銷售黃羽肉雞4270.33萬羽,同比增長7.2%;屠宰生豬24.9萬頭,同比增長18.5%。中期業績報告顯示,生豬板塊為德康農牧上半年業績的關鍵增長點,但該板塊也推升了德康農牧的銷售成本。
盡管上半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但德康農牧整體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2.4%增長至17.4%。公司稱,主要是由于擴大新式家庭農場、持續改善管理效率及生產指標,以及飼料及飼料原材料價格下降,導致公司的生產成本較2024年上半年大幅減少。
德康農牧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個板塊,即生豬、家禽以及輔助產品,其中生豬及家禽板塊為核心業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半年德康農牧的營收增長主要來源于占比最大的生豬板塊。
具體分業務來看,上半年,德康農牧生豬板塊營收約98.79億元,同比增長32.6%;生豬銷量511.74萬頭,同比增長27.1%;商品豬售價2032.7元/頭,同比增長3.5%。不過,生豬板塊營收的同比增長也導致德康農牧報告期內銷售成本同比增加17.3%至96.66億元。
也就是說,德康農牧上半年的銷售成本,幾乎等于生豬板塊的全部營收。
占比第二大的家禽板塊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13.36億元,同比下滑13.5%;黃羽肉雞銷量4270.33萬羽,同比上漲7.2%;平均售價為12.88元/公斤,同比下滑20.9%。公司稱,上半年黃羽肉雞價格整體承壓,主要受餐飲行業消費低迷影響。
輔助產品板塊報告期內錄得營收約4.81億元,同比增長16.1%;生豬屠宰量24.9萬頭,同比增長18.5%。
此外,2025年上半年,德康農牧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約為8730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14.28億元大幅下滑93.9%。公司稱,錄得收益主要是由于盡管生豬市場價格下跌,但公司仍擴大存欄規模、優化產能并提高生產效率。這些因素在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評估中得到充分反映,有效抵消生豬市場價格下跌的負面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德康農牧是一家位于四川成都的畜禽養殖企業,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于2023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經過上市后的震蕩下行后,德康農牧股價在今年1月觸底。年初至8月22日收盤,德康農牧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0%(不復權)。
對于生豬行業,德康農牧在半年報中稱,與海外優勢產能相比,當前中國生豬養殖行業效率仍有較大優化空間。龍頭企業帶領的價值挖潛工程或將長達數年。“我們相信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下,具備長期穩定的成本優勢的優質企業大概率將實現盈利累積,生豬養殖業將逐步邁入高品質發展階段。”
此外,德康農牧在財報中坦言:“供需失衡導致禽肉價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價格相對更高的高品質黃羽肉雞毛雞平均售價同比下降明顯。我們預計下半年隨著中秋、國慶等節假日的到來,黃羽肉雞業績情況有望得到明顯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德康農牧近年來業績的起伏也是豬周期演變的一個縮影。2020年,受非洲豬瘟疫情沖擊,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急劇下降,導致當年生豬價格整體維持在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德康農牧當年利潤大幅攀升,高達34.88億元。隨著產能逐步恢復,2021年市場形勢急轉直下,公司由盈轉虧,虧損額達29.97億元。進入2022年,德康農牧業績呈現出“前低后高”的震蕩走勢,最終推動全年利潤回升至9.93億元。進入2023年,德康農牧再度陷入虧損,虧損17.75億元。2024年,德康農牧業績創新高,當年凈利潤達41.02億元。
德康農牧這種過山車式的業績波動,也深刻反映了生豬行業特殊的供給機制。
對于2025年下半年的情況,德康農牧方面表示,將聚焦三大板塊協同發展:生豬板塊深化“龍頭帶中小”模式,通過種養結合生態鏈提升農戶收益,鞏固西南市場領導地位;家禽板塊優化西南、華南區的養殖效率,并擴大供應以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輔助產品以成都、眉山及宜賓為公司在四川乃至全國市場擴大區域市場份額及銷售網絡的核心基地,聚焦低溫及腌臘制品。公司還將同步推進期貨風險對沖、“百村百萬”工程及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全產業鏈驅動可持續增長。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