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5 15:29:02
每經編輯|程鵬
8月25日,“大理融媒”微信公眾號發文稱,8月24日,云南省大理州政府召開蒼山保護管理專項整治專題會議,強調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訓,以堅決有力舉措推動問題徹底整改、見底清零。州長主持會議并講話。
大理州政府召開蒼山保護管理專項整治專題會議
?圖片來源:大理融媒
“蒼山保護管理專項整治是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不容懈??;
以“刮骨療毒”的決心破解保護與整治難題,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違規旅游、商業采菌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及時曝光典型案例,強化警示震懾。筑牢“三防”防線,構建嚴密人防網絡,充實一線力量;完善物防設施,夯實防護基礎;搭建智能管理平臺,強化技防支撐。
對推進不力的嚴肅處理,對失職瀆職的依法追責……”
值得注意的是,央視于8月24日播出有關大理蒼山《“采菌游”爆火之后的生態觀察》節目,稱“到大理蒼山采蘑菇”成為網紅項目,吸引大量游客進山尋找、采摘各種野生菌。而部分游客的無序濫采正破壞生態,同時野生菌暗藏致命風險。
央視記者在大理蒼山調查發現,向導會召集游客,將采集到的蘑菇集中展示,進行“科普”講解。講解僅停留在介紹菌種名稱、是否有毒等簡單內容,有的還存在明顯錯誤。
“科普”環節后,有的游客將野生菌隨意掩埋,或直接倒在灌木叢中。找蘑菇、挖蘑菇、拍蘑菇、扔蘑菇,今年夏天,這樣的體驗活動每天都在大理蒼山扎堆進行。
經初步觀察統計,僅在蒼山腳下陽和村一個進山路口,單日就有超過40輛車、500多人上山采菌,而整個蒼山,類似的采菌路線多達二三十條。
專家警示,只顧個人體驗,亂采、亂挖野生菌的行為,已對自然生態系統構成了破壞。對還未成熟的幼菇、小菇,能不采就盡量不要采。而一個地方的生長環境遭到破壞后,輕則5~10年之后才能再長出新的野生菌,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野生菌種群徹底消失。“蘑菇一旦破壞了,斷子絕孫,有可能就消失了。”
同時,我國已發現有660種毒蘑菇,云南一省就超過了300種,其中劇毒的就有20多種。據統計,2019年到2024年,全國30個?。▍^、市)共報告毒蘑菇中毒事件2297起,導致6127人中毒,142人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初,因一則貼文,“大理采菌子”即備受關注。該文稱,大批量游客每日進入蒼山,“大理的野生菌,馬上要被游客采絕了。”
央視報道播出后,8月24日,大理市人民政府發布通告強調,違法違規進入蒼山保護區開展“采菌游”“研學游”“探險游”等游玩活動,給蒼山生態保護及違法違規進山人員人身安全帶來巨大沖擊。
通告表示,禁止任何人進入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核心區;禁止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在蒼山保護管理范圍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應當服從蒼山保護管理機構的管理。
云南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
未開放區域不得從事以下行為:無視標識、標牌等提示進入未開放區域;不服從現場管理;破壞生態環境與設施設備;違規組織“采菌游”“研學游”“探險游”等活動;違規組織溯溪、游泳、攀巖、攀爬、露營、野炊、車輛越野等活動等。
通告稱,確因科學研究觀測、調查活動、教學實習、標本采集等需要進入蒼山保護區的,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報批。進入蒼山開放景區參觀、旅游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景區管理規定。違反上述要求及其它法律法規的,將嚴格依法依規處理。
同一天,大理州政府召開蒼山保護管理專項整治專題會議。州長陳真永指出,要以此次整治為契機,深刻吸取教訓,加快整改進度,確保高質量完成任務。要堅持即知即改,主動接受公眾監督,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省關于蒼山保護的要求,確保取得實效。
陳真永主持會議并講話。圖片來源:大理融媒
陳真永強調,加強源頭治理,開展文旅行業法規培訓,規范市場秩序,嚴禁違規宣傳,加大保護宣傳力度,增強全社會保護意識。探索疏堵結合長效之策,公布入山通道名錄,引導游客合規進入;發展合規生態項目,推動周邊社區產業綠色轉型,實現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雙贏。各級各部門要從政治高度充分認識此次專項整治作為生態保衛戰和政治大考的重大意義。對推進不力的嚴肅處理,對失職瀆職的依法追責,以問責倒逼落實。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大理融媒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長安街知事、大理白族自治州融媒體中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