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5 16:14:13
2025年對建設機械而言是關鍵年份,面對塔機租賃市場下游需求不足,公司維穩租賃主業,同時發力海外市場和布局新興領域。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1.12億元,其中租賃業務收入9.16億元。海外市場成為亮點,毛利率最高。公司還加強新業務投入,如礦用防爆鋰離子蓄電池無軌膠輪車和煤礦智能化開采控制系統,與國家政策方向契合。建設機械在行業低谷期主動突圍,期待行業復蘇和新業務成長帶來彈性。
每經記者|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張文瑜
對于建設機械(600984.SH)而言,2025年是一個守住基本盤、開啟“新棋局”的關鍵年份。
上半年,國內塔機租賃市場延續下游需求不足態勢,因工程建設項目新開工面積減少、項目開工率不足等因素,設備利用率和設備租賃價格仍處于低位。
業內人士預計,2025年將成為塔機市場的筑底之年,向上拐點或許需待2026年。
在此背景下,作為行業龍頭的建設機械并未被動等待,而是在周期底部蓄力:維穩租賃主業的同時,其通過發力海外市場、布局新興領域,試圖在低谷期打通一條穿越周期的路徑。
一旦行業復蘇信號明朗,建設機械有望憑借未雨綢繆的戰略調整,占據主動權。
2025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持續深化,下游需求未見回暖,塔機租賃行業仍然承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1.2%,新開工面積下降20.0%。
蔓延至工程機械板塊,據行業協會統計,1-6月全國塔式起重機銷量僅為2771臺,同比下滑38%。其中,國內銷量1495臺,同比大幅下降57.5%,近乎腰斬。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塔機出口表現亮眼,同期出口1276臺,同比增長34.2%。
弱周期之下,行業洗牌加速,頭部企業憑借規模與資源壁壘,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2025年上半年,國內工程機械租賃龍頭建設機械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12億元,其中租賃業務收入9.16億元,主要來自子公司龐源租賃。
盡管業績規模較此前有所收縮,但龐源租賃仍是國內規模領先、設備種類較為齊備的建筑起重機械經營租賃企業,可以滿足市政、房建、工建、交通、能源等各類不同工程的施工要求。
這種規模優勢,在行業低谷期形成了天然的護城河。
隨著需求收縮,價格戰日趨激烈,導致塔機租賃價格整體下滑,行業整體盈利水平下降,中小租賃企業紛紛退出市場,行業正加速向頭部集中,龍頭企業相對更為穩定。
與此同時,建設機械亦主動出擊,將目光投向海外。
據了解,龐源租賃已先后進入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市場。2024年,建設機械海外市場收入達1.52億元,同比增長158%,毛利率達18.48%,成為所有區域中毛利率最高板塊。
盡管2025年上半年未具體披露海外數據,但建設機械在年報中明確表示,將緊跟共建“一帶一路”貿易投資合作擴容升級的政策東風,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東南亞和中亞市場。
不難看出,弱周期下,龍頭企業正試圖通過規模壁壘和海外拓展,尋找結構性機會。
行業預期普遍調整,不少業內人士已將塔機市場的筑底時間設定在2025年,而真正的向上拐點,則被推后至2026年。
在這一輪周期考驗中,作為行業龍頭,建設機械正將“穩住租賃主業基本盤”視為首要目標。
半年報顯示,公司正通過多個業務板塊的協同運作,實現資源最優配置。
如天成建機加強投資項目合規管理,加速推進自貢龐源重點項目建設。該基地建成后,有望進一步鞏固建設機械在西南區域的市場地位。
建設鋼構與建設機械通過“內協外聯”積極拓展業務承攬,尋找新的增長極。上半年,其鋼結構制作及安裝業務實現收入5644.85萬元,同比增長16.22%,成為業績中的一抹亮色。
龐源租賃則持續加強國內外、省域及集團內部市場的信息與資源共享,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設備出租率。
具體來看,面對房地產需求收縮,公司主動轉向新基建、工業園區、公共設施等領域。這類項目往往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對設備租賃服務提出更高要求。而建設機械在品牌、設備規模及服務網絡上的優勢,恰好與之匹配。
今年以來,龐源租賃接連斬獲多個千萬級別大單,包括香港安保東涌第42區項目、河北雄安保密項目01地塊、溫州蒼泰高速CTTJ08標、張家港南通至寧波高速鐵路站前Ⅴ標等。
上述以央企、國企為主導的大體量項目,正成為建設機械穿越周期的壓艙石。
值得注意的是,建設機械還敏銳捕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營銷策略,特別設立專班搶抓國家重大項目建設機遇。 若真如市場所預期,塔機行業迎來向上拐點時,也將率先眷顧那些做好準備的“頭號玩家”。
維穩設備租賃主業之外,建設機械亦將更多資源投向具備高潛力的新業務。
其自主研發的W系列礦用防爆鋰離子蓄電池無軌膠輪車以防爆鋰電池組為動力來源,具備零排放、無污染特征,契合煤礦智能化、綠色化建設方向,可有效破解高排放、低防爆和污染治理等長期制約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痛點。
目前,該無軌膠輪車已陸續對接多個礦區,進入商業化收獲階段。
此外,公司日前公告稱,擬出資設立合資公司聚焦煤礦智能化開采控制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與制造。
合資公司將專注綜采智能化工作面、智慧礦山等業務,提供安全、高效、全面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推動公司向高端裝備制造與智能化服務方向轉型。
該布局也與國家持續推進煤礦智能化的政策方向相契合。
近年來,國家持續大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國家能源局不久前印發《關于開展煤礦智能化技術升級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迭代提升煤礦智能化建設運行水平”。
煤礦智能化裝備市場正處于爆發前夜,建設機械此時落子,有望占得先機。
值得一提的是,新業務與公司現有業務在技術積累、市場渠道等方面具備協同效應。
建設機械亦在公告中坦言,合資公司有助于公司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提升企業競爭力,充分發揮公司在工程機械制造領域的深厚底蘊、廣泛的市場資源以及行業影響力,結合恒達智控在煤炭智能化開采控制系統領域的技術優勢,實現優勢互補,滿足市場對智能化設備的需求,助力公司轉型發展。
透過半年報,建設機械所傳遞的不僅是一份業績數據,更是一家老牌國企在行業變革中的主動突圍。
一旦傳統工程機械行業復蘇,作為龍頭企業的建設機械有望展現出較強的業績彈性;而無軌膠輪車與煤礦智能化裝備等新業務板塊逐漸成熟,則可能為公司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