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9:10:52
每日經濟新聞 張強 每經編輯|趙博淵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成都市新津區提供
當前,成都正深入推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構建“3+22+N”園區體系,吸引各類人才向產業園區集聚。9月12日,“立園滿園·聚才強企”2025成都市產業園區人才洽談對接會綠色食品專場活動在成都市新津區天府創智灣健康食品科技創新中心舉行。
活動現場發布了《2025成都市綠色食品產業鏈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圍繞食品研發、生產制造、檢驗檢測及流通,釋放出食品研發總工程師、食品溯源總監、綠色食品營銷總監等眾多人才需求。同步還發布了《綠色食品產業人才需求清單》,中糧、希望食品、通威水產等來自11個區(市)縣的45家重點用人單位,發布145個招聘崗位,意向招聘1200余人,最高年薪達50萬元,展現出強大的引才向心力。
近年來,成都市將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大力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通成果轉化堵點。
活動現場,新津區綠色食品產業研究院正式啟動建設。研究院由成都市及新津區攜手院士團隊,聯合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南昌大學等多所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共建,旨在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為綠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力。據悉,研究院將聚焦綠色食品精深加工、藥食同源產品開發、食品物理保鮮技術、智能裝備制造等關鍵領域,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和協同創新,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此次工作創新也是成都市以科技創新和校地企協同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活動現場,成都市綠色食品產業鏈人才服務聯盟宣布成立,聯盟將通過共赴高校引才、校企聯合育才、產教融合攻堅等10項具體行動,力爭每年為產業輸送各類專業人才10000名以上,打造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樞紐平臺,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同時,四川成都新津經開區人才服務站正式授牌,聚焦政務服務、金融服務、人才服務進園區工作部署,將政策支持、就業對接、創業孵化、生活保障融于一體,建設產業園區人才服務站,讓人才“足不出園區,辦成所有事”,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無縫銜接”。
活動現場,中糧生化、沈師傅食品、成都伊藤洋華堂、中石油四川分公司等企業分別就原料采購、產品銷售、品牌推廣進行充分溝通洽談,供需雙方代表進行現場簽約,采購總金額超2.5億元。雙選會更是人頭攢動,氣氛熱烈,400余名求職者與企業面對面洽談,同時還開設了線上直播帶崗,吸引1.6萬人次參與。這不僅充分展示了本次活動對產業發展的有力助推,更生動詮釋了人才集聚、產業升級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與共興共榮,標志著成都綠色食品產業正邁向更高質量發展嶄新階段。
近年來,成都市綠色食品產業蓬勃發展,產業生態日趨完善。作為本次活動的舉辦地,新津區綠色食品底蘊深厚、產業堅實,已聚集希望、中糧、華潤怡寶等綠色食品企業100余家,形成集“研發、種養、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預計今年產值將突破200億元,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