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3 16:01:49
9月22日,天賜材料(002709.SZ)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大通、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公司主營鋰離子電池材料等業務,上半年,近九成營收來自該領域。受鋰電池材料平均售價下滑影響,其業績連續兩年“雙降”。此次港股上市旨在推進全球化戰略,滿足海外業務發展需要。若成功,這將是其第六次從一級市場融資。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陳俊杰
港交所官網顯示,A股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天賜材料(SZ002709,股價30.24元,市值579億元)9月22日提交了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大通、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這距離公司今年7月7日晚間首次披露擬在港股上市的公告才過去不到3個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末,天賜材料就曾向瑞士證券交易所(下稱“瑞士證交所”)提交了公司GDR(全球存托憑證)的上市申請,并于2023年1月獲得瑞士證交所的有條件上市批準。不過,今年4月中旬,公司稱,考慮到內部及外部市場狀況的變化、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公司終止了擬議GDR申請,并轉而尋求在聯交所上市。
招股書顯示,天賜材料擬將此次港股IPO募集資金約80%用于支持全球業務發展(包括位于摩洛哥的鋰電池材料項目和其他海外項目)、約10%用于研發活動、約10%用于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該摩洛哥項目,也是此前天賜材料擬在瑞士證交所上市募投的項目之一。
天賜材料成立于2000年,總部位于廣州,是一家以科技創新驅動的新能源和先進材料公司,主要專注于向全球企業客戶提供鋰離子電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綜合解決方案。公司整合了電解液關鍵原材料完整價值鏈的生產,包括 LiPF6、LiFSI、添加劑以及碳酸鋰等。
目前,天賜材料已將業務成功拓展至正極材料和鋰電池用膠領域,形成鋰離子電池材料綜合解決方案,且已布局將廣泛應用在智能駕駛、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半導體、尖端工程及 AI 熱管理等新興領域的先進材料。
招股書顯示,天賜材料業務主要分為鋰離子電池材料業務和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業務兩大板塊。其中,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鋰電池材料產品。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內”),天賜材料來自于鋰電池材料產品的營收占比分別為93.3%、91.6%、87.7%和89.7%。
天賜材料招股書稱,2024 年,全球前十大動力電池制造商中的八家、全球前十大儲能電池制造商、全球前十大消費電池制造商中的八家均為公司客戶或在供應鏈中使用了其產品。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天賜材料在中國有15個在營生產基地和一個在建生產基地,全球網絡覆蓋歐洲及北美的主要市場,并通過德國及美國的委托加工供應商提供支持。同時,公司還計劃于摩洛哥及美國建立新生產基地。
財務方面,報告期內,天賜材料營收分別為223.17億元、154.05億元、125.18億元和70.29億元。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14億元、18.91億元、4.84億元和2.68億元。
可以看出,受行業波動影響,天賜材料2023年和2024年已經連續兩年出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局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天賜材料上述兩年業績下滑或與公司主要業務鋰電池材料平均售價下滑有關。招股書顯示,公司鋰電池材料每噸的平均售價從2022年的約4.83萬元下滑至了2023年的約2.3萬元,降幅達52.32%。2024年,其鋰電池材料平均售價進一步下滑至約1.38萬元,較2023年進一步下滑40%。
鋰電池材料平均售價連續下滑,導致天賜材料該業務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38.6%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7%,同期拖累公司整體毛利率從38%下滑至18.7%。
天賜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的客戶主要是電池制造商、汽車制造商及消費電子制造商,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的客戶主要是個人護理產品和家庭護理產品制造商。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天賜材料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分別為70.8%、71.2%、58.7%及58.7%。
在供應商方面,天賜材料大部分原材料來自國內。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占各期關鍵原材料總采購額的36.9%、36.0%、33.8%及33.6%。
據天賜材料7月7日披露的公告,此次港股上市目的是“為深入推進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滿足海外業務的持續發展需要和提質增效要求,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實力,鞏固行業地位”。
控股股東方面,天賜材料董事長兼總經理徐金富直接持有約36.5%的股權。同時,徐金富亦持有尚未行權的2022年可轉債,相關本金總額約8.74億元(假設轉換價格按每股A股28.5元計算可轉換為約3066.87萬股A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60%。
除了徐金富目前直接持有的36.5%股份外,據天賜材料2025年半年報,其配偶的妹夫林飛及其胞弟徐金林還分別持股1.71%和1.29%,二人為徐金富的一致行動人,三人合計持股39.5%。
天賜材料2014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IPO募資總額約2.95億元。記者注意到,A股上市以來,除去IPO募資,天賜材料已完成四輪直接融資,包括2015年11月、2017年7月和2021年6月的三次定增,以及2022年9月發行可轉債募資。通過這五輪直接融資,天賜材料總計募資了約62.5億元。
圖片來源:wind
也就是說,算上此次港股融資,這將是天賜材料第六次從一級市場上融資。
天賜材料的A股股價走勢反映了整個鋰電池行業的情況,其股價曾在2021年10月創出170.51元的歷史高點,但其后開啟了震蕩下行的走勢。天賜材料A股股價在2024年9月23日盤中創下12.86元的低點,較高點累計下跌超92.46%(不復權,下同)。盡管近期公司股價迎來一波上漲,但截至9月22日收盤,其A股股價為30.24元,較4年前的高點跌幅仍有82.26%。
目前,鋰電企業赴港上市已成趨勢。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先導智能、億緯鋰能、寧德時代、中偉股份、南都電源、欣旺達等鋰電企業披露了赴港上市計劃或已登陸港交所。
9月23日早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天賜材料,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4月份宣布終止GDR是因為國內的政策,監管這塊沒有像之前那么支持了,“我們本身是為了要做海外投資,所以要做海外的融資。GDR比較難發,所以我們當時就已經考慮從GDR轉到港股”。
當被問及今年上半年公司鋰電池材料平均售價的同比跌幅已經收窄,選擇在當前時間點遞表港交所的考慮時,該人士向記者補充稱,“至少我們認為現在這個位置是底部企穩的階段,往明年和后年來看,大概率是要回歸一個正常的水平”。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