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7 12:33:53
據隆眾資訊數據,截至2025年9月25日當周,山東地煉常減壓裝置開工率攀升至53.49%,實現“七連漲”,創年內新高,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然而,煉油利潤大幅下滑,日度綜合利潤跌至132.83元/噸,半個月縮水近六成。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魏官紅
隨著集中檢修季進入尾聲,山東地方煉廠的開工率呈現持續回升的態勢。
根據隆眾資訊的最新數據,截至9月25日的當周,山東地煉常減壓開工率已攀升至53.49%,不僅實現了連續七周的上漲,更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漲勢始于8月7日當周的46.87%開工率,標志著市場供應正逐步恢復。彼時,受燃料油稅改及油輪接卸新規等多重因素影響,山東地煉開工率曾在2月28日當周跌至43.17%,創下自2020年4月以來的新低。
不過,在看似回暖的景象之下,仍有寒流侵襲著地方煉廠的盈利能力。與持續走高的開工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煉油利潤正經歷下滑。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山東獨立煉廠加工進口原油日度綜合利潤跌至132.83元/噸,較9月上旬利潤縮水近六成。
更廣泛的行業背景是,中國煉油產業正面臨著結構性挑戰。新能源汽車的加速替代以及過去幾年煉化項目集中投產帶來的巨大產能,構成了行業產能過剩的困局。
進入2025年下半年,山東地煉的生產節奏明顯加快。
根據隆眾資訊的數據,截至9月25日的當周,山東地煉常減壓裝置的產能利用率(即開工率)已經上漲至53.49%,環比前一周提升了1.64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恢復至同一水平線。
圖片來源:隆眾資訊數據截圖
回顧今年的運行軌跡,2025年年初,市場環境較為嚴峻,國內燃料油關稅上調、燃料油大類消費稅抵扣新政以及山東港口集團油輪接卸新規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部分煉廠生產成本陡增,從而選擇降量生產。
在上述背景下,山東地煉開工率一路下行,在2月28日當周探底至43.17%,創下了自2020年4月以來的新低。
8月下旬開始,隨著前期檢修的煉廠逐步開工,山東地煉的集中檢修季也進入尾聲。復產的煉廠數量增加,顯著提振了整體開工水平。隆眾資訊的相關信息顯示,齊成石化、華聯石化、東明石化等多家煉廠的二次裝置在近期結束檢修,帶動了地煉開工的持續回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一回升勢頭已連續保持七周,山東地煉開工率從8月7日當周的46.87%穩步推升至當前的年內高點。
放眼全國獨立煉廠,截至9月17日,產能利用率也已漲至61.74%,實現了周度的“五連漲”。盡管開工率持續回升,從全年數據來看,獨立煉廠的汽柴油產量仍處于近三年的歷史低位區間。
盡管煉廠開工率節節攀升,產量持續釋放,但盈利狀況不佳。
根據隆眾資訊的測算,截至9月25日的當周,山東獨立煉廠加工進口原油的周均綜合利潤僅為186.64元/噸,環比下跌8.84%,同比大幅下滑19.5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煉廠利潤空間被擠壓的核心原因在于成本端與收入端的走勢背離。
在成本側,9月中旬以來,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引發了市場對潛在供應風險的擔憂,疊加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宏觀影響,支撐原油成本連續走強。這直接導致煉廠的原料采購成本上漲,原油周均成本達到3481元/噸,比前一周增加了7元/噸。
在收入側,成品油市場的表現顯露疲態。盡管時值傳統的“金九”消費旺季,但市場預期的需求提升有限。終端用戶采購多以小單為主,市場缺乏集中補貨支撐。這導致汽油和柴油的價格走勢均弱于成本端,綜合收入當周為5240元/噸,比前一周減少了14元/噸。
成本上漲而收入下跌,直接導致煉油利潤大幅縮水。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山東獨立煉廠加工進口原油日度綜合利潤跌至132.83元/噸,較9月上旬下跌182.75元/噸,跌幅高達57.91%。
分產品來看,汽油和柴油的利潤均出現顯著下滑。汽油利潤為352元/噸,較9月上旬下跌36.70%;柴油利潤為306元/噸,較9月上旬下跌32.38%。
全國市場上,市場需求也呈現分化態勢:在高溫及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影響消退后,工礦基建等戶外作業開工率回升,疊加物流運輸需求穩步釋放,柴油需求正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9月17日當周的產銷率達101.69%,在下游剛需補貨訂單顯著增加的帶動下,不僅達成產銷平衡,更通過去庫操作有效緩解了庫存壓力。
再看汽油市場,8月中旬以來,隨著暑期旅游高峰漸入尾聲,居民出行頻次回落,疊加高溫天氣逐步消退帶來的空調用油需求減弱,汽油消費面臨季節性回調壓力,盡管生產端持續放量,9月17日當周的產銷率僅99.75%,未能實現產需平衡,庫存延續累積態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81390689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