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00:39:44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岳琦 周以軒發自成都
每經實習記者 岳琦 周以軒發自成都
三網融合大勢已定,廣電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催生上市融資沖動。
7月22日,云南廣電網絡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云南廣電)董事長王建又首次對云南本地媒體表示,公司將采取用成本換時間的融資途徑,采用借殼上市方式加快進入資本市場。云南廣電投融資管理部工作人員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公司將在年底制定上市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17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以下簡稱新廣總局)正式取消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公司股權性融資審批,此舉意味著各省市廣電企業融資都不再需新廣總局審批。審批權的取消亦被解讀為加速三網融合進程,提升廣電產業化水平。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超過10家地方廣電企業A股上市,其中超過3家皆通過借殼上市。對此,有新廣總局專家分析認為,廣電產業的迅速發展促使國有廣電企業產生上市沖動。不過,亦有專家指出,廣電企業上市后將對國家級廣電網絡整合帶來難題。
兩年內借殼上市
組建于2009年的云南廣電,成立伊始便開始推進“全省一張網”的整合重組。在強力整合的政策推動下,云南廣電2012年實現經營收入超過15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而其目標也號稱資產總額和經營收入實現“雙百億”。
“我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用時間換成本,所需過程較長;另一個是借殼上市,即用成本換時間。”王建又對云南本地媒體宣稱,云南廣電將選擇第二條途徑,下一步將采用借殼上市方式加快進入資本市場,力爭成為云南文化企業上市融資的典范。
反觀云南廣電近來戰略布局,亦都在為上市鋪路。今年5月,云南廣電引進電廣傳媒作為戰略投資者,電廣傳媒將對云南廣電網絡增資不超過10億元,共同拓展三網融合背景下的數字電視業務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王建又宣布借殼上市的時機十分巧妙。本月17日,國務院公布的新廣總局“三定方案”中,“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公司股權性融資審批”等審批權被取消。上市融資不再需要新廣總局審批,云南廣電的上市路也少了一塊絆腳石,再通過借殼上市,云南廣電則有底氣對媒體表示,未來兩年內,力爭成為云南第一家文化類上市公司。對此,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總編吳純勇分析稱,兩年內實現借殼上市亦有搶占時機和擴大融資的雙重考慮。
三網融合催生融資沖動
縱觀云南廣電的整合戰略,不難發現,三網融合對其戰略影響深遠。在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年內向全國推廣。國家已經明確釋放出加快三網融合的信號,眾利益相關方皆摩拳擦掌,而廣電企業亦不愿錯過大好時機。
新廣總局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易凱亦在一篇論文中指出,廣電產業的迅速發展,促使條件較好的國有廣電企業在資本市場財富效應的刺激下,產生了上市的沖動。
“三網融合對資金要求很高。”吳純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每一級的有線電視網運營商在對本地有線電視用戶進行網絡改造和整合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通過上市融資能夠更好地解決廣電企業所面對的資金問題。
廣電企業上市的目的也并不僅限于融資,“想在今后面對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整合談判過程中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吳純勇表示。
在國家三網融合產業政策未全面確定之際,隨著越來越多的省級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上市,未來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整合省級有線電視網絡的難度將大幅增加。吳純勇分析說,由此導致中國廣電行業在三網融合試點工作中處于更加被動的局面。
隨著省級廣電企業整合、上市,其出資人結構逐漸復雜,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如何對這些廣電上市公司的資產進行整合,將會是未來面臨的一個難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