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5 15:25:08
每經編輯|金冥羽 潘海福
據界面新聞9月15日消息,由北京穿越者載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項目主研牽頭單位,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項目參研單位,申報的國家國防科工局關于“十四五”民用航天技術預先研究商業航天專題項目獲得立項批復。該項目作為首個多功能亞軌道載人預先研究項目,將重點開展商業亞軌道飛行器的關鍵技術攻關與系統研制。
據北京穿越者載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公司產品中的穿越者壹號(CYZ1)亞軌道載人飛船,可將乘客運送至距離地面高度100km的卡門線,體驗3~6分鐘的失重,換個角度看世界。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目前國際公認地球大氣層與太空的邊界是100公里,俗稱為卡門線,穿過了卡門線,就意味著進入了太空。
所謂亞軌道旅游,就是由亞軌道飛行器把乘客送到約100公里高度的太空邊緣后,在數分鐘內,乘客既可以體驗到地面上難以模擬的失重感,享受失重帶來的別樣樂趣,又可以從高空俯瞰地球長達數千公里的弧線表面,欣賞舷窗外的壯麗景色。
國際市場,維珍銀河、藍色起源已實現亞軌道旅游試飛,SpaceX甚至將游客送至國際空間站。這些實踐驗證了技術可行性,培育了初期市場。
國內市場,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步入航天領域后,我國商業火箭和商業衛星公司不斷涌現;2024年,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地方產業協同加速布局。
有公司預測,全球太空旅游市場規模2030年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中國占比有望超30%。目前,已有多家中國公司布局太空旅游市場。
9月9日,中科宇航公司發布力鴻系列可重復使用飛行器,這是我國首型面向太空旅游的完全可重復使用飛行器,具備30次以上重復飛行能力。預計2028年提供太空旅游服務,飛行器最多可一次搭載7名乘客,它將飛躍馮卡門線,讓乘客感受約4分鐘的失重體驗。
圖片來源:中科宇航
北京紫微宇通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2027年或2028年進行入軌級載人飛行試驗,今年將陸續開展相關實驗,計劃在陸續進行20次以上無人飛行驗證后再進行載人飛行,以確保飛行的安全可靠。
去年雙十一前夜,江蘇深藍航天有限公司在淘寶直播間以每張100萬元的價格,預售了兩張2027年載人飛船亞軌道載人旅行船票——這是我國首次公開銷售商業太空載人旅行船票。
可以預見的是,太空旅游不會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每一次發動機試車、每一次系統驗證,都是向星辰大海邁出的堅實一步。中國商業航天正從“造火箭”走向“賣體驗”,太空旅游將不再只是夢想。
編輯|金冥羽?潘海福
校對|程鵬
封面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界面新聞、經濟日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